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

20081024152143421457.jpg  

  最近,利用一個沒有班的下午去故宮看了畫展「山水合璧-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」,買了票,進了展場,卻還不能參觀!在裡面排了2小時的隊,隊伍蜿蜒,那天非假日,若是假日不就更可怕了!

  等到看完了,都夜幕低垂了!

  故宮的行政能力真是差,不知道這些研究古物的人的腦子是不是也跟古人一樣!停留在上古時候?幹麼排隊?拿號碼牌不就得了!浪費我們的時間!這個排隊的狀況,從一開展就這樣了,沒有人想點辦法!

  我們好不容易看到了「富春山居圖」的山水合璧!正在仔細的看看皴法、款題,以及收藏者的印章,在一個位置駐足久一點,現場工作人員竟然很不耐煩的催促我們快點!簡直莫名其妙!我要好好的看皴法、款題,以及收藏者的印章不可以嗎?又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來朝聖、走馬看花的!

文章標籤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有一次,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個笑話,是關於達文西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的討論,她看過一篇蒙娜麗莎與醫界之間的有趣報導。

  「據說有個龜毛的醫生,非常仔細的以他的專業眼光看了這幅畫,發現蒙娜麗莎很可能是家暴受害者。我不太記得確切的內容,但是好像是說她的微笑會笑成那樣,很可能有肌肉萎縮或是牙齒上的問題,而她的手部姿勢似乎也隱含著脫臼的訊息。」

  聽完後,我笑到差點噴飯,這個另類的解讀也很有趣。

  上個世紀以來,達文西一直都是很夯的一個畫家,他的畫眾說紛紜,甚至有人可以把他的畫掰成一部繪聲繪影的小說-「達文西的密碼」。就知道大家對他多好奇了!

100_2365.jpg  

  前幾月展出的「蒙娜麗莎會說話」,我一直不知道展覽內容是什麼?很多人都說好看!引起我的好奇,我也想知道到底在幹什麼?

文章標籤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100_3561.jpg  

  雖然十七、八年前,莫內作品曾來台展出,在故宮外館,我就參觀過了!當時作品四、五十件,還有同時期的畫家作品,感覺上比此次「莫內花園」特展豐富!但我仍舊在4月3日那個人擠人的連續假日去了趟北美館,生怕遺漏了好作品!

  一開始進去時,被人潮擠得心煩意亂,多數的作品都是莫內晚年患眼疾之後的作品!看起來顏料糊成一團!輪廓線又很模糊!心裡覺得好像白來了!可是,就在被人群擠的無法走近畫作時,我驀然回首,竟然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睡蓮「緩緩移動」著!

文章標籤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100_2969.jpg  

  現代人書寫的工具越來越多,會選擇不方便的鋼筆,可能越來越少!甚至多數的人都只用打字來取代書寫,這種情況之下,恐怕會使用鋼筆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!

  百貨公司裡的鋼筆要價動輒上萬,什麼限量紀念筆,大概都只是拿來炫耀身份,真正拿來書寫的,大概沒人吧!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100_2299.jpg  

(此圖為 清 陳書所作「歲朝麗景」的局部圖)

今年台北的春天像個大花園,花博園區的台北美術館,正在展「莫內花園展」,而大家都只注意到國外來的展覽,其實故宮也有很好的展覽。過年前,為了配合花博,故宮展出「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」,展期到5月初。


展場把歷代的花卉作品同時展出,一口氣看了那麼多的作品,真是過癮!這些作品還真是要看現場,層次、筆法才會分明,我買了畫冊,裡面印刷完全無法呈現作品的味道,好可惜!


還好故宮就在台灣,常常去走走,還是會有機會看到,例如:那幅長長的橫捲軸水墨「水仙」,我以前就看過兩次,此次看了,還是深受感動!現場我很喜歡一張長長的各式花卉寫生的圖解,讓我見識到原來中藥裡常用的感冒藥「辛夷」花的樣貌,還有跟玫瑰很像的「月季」,以及漂亮的海棠的種種角度,就算海棠不香,也沒遺憾了。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看完最新版的簡愛預告片,覺得在畫面上,很有油畫的味道!

 

 

  跟早期印象派的圖有點像,當然也有一點寫實主義的味道。上面這個片段,跟印象派早期的畫家竇迦的「伯列利的全家福」有些像,尤其是服裝方面,雖然簡愛的年代在1840年,而竇迦的作品完成於1860年之後,不過,同屬維多利亞時代,雖然簡愛的背景是英國,竇迦是法國人。

  除了像早期印象派的畫面,其實有些地方也像浪漫主義的繪畫,甚至上流社會的服裝,也保留了一點18世紀末的樣貌。拍攝畫面的色調很像畫家惠斯勒的作品。

 100_2260.jpg

此圖為竇迦的「伯列利的全家福」,色調與髮型都跟電影裡面很像吧!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100_1446.jpg

 

  再過不到兩週,重新拍攝的電影「簡愛」即將上映,距離1944年的版本有66年之久!重拍的版本,日前在奇摩電影裡有一小段預告片,是我前幾天偶然發現的。遂興起我寫這篇文章的念頭。新的版本尚未看到之前,先來回憶一下舊版。

  1944年出品的「簡愛」是由羅伯史蒂文生導演的,導演根據十九世紀小說家夏綠蒂.伯朗特的小說「簡愛」(Jane Eyre)而拍攝的。導演將冗長的小說情節去蕪存菁,使情節緊湊,尤其是前面20分鐘就將簡愛的童年交待清楚,從一開始孤女簡愛從舅媽家的黑暗儲藏室裡被 管家揪著耳朵出來,到她被送到寄宿學校,無端的被校長貼標籤,灌上壞學生之名,到唯一好友去世為止,導演處理簡潔有力,豪不拖泥帶水!童年部份最後就在簡 愛趴在好友墳前哭泣,憤恨的不願再回到學校漸漸進入尾聲,而她的忘年之交-醫生重新將她勸回學校!整個劇情言簡意賅,沒有玩弄感情,可是觀眾卻忍不住落 淚!接著就是由她歷年的成績單一幕幕帶到畢業學成的部份。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一個叫好卻不叫座的展覽-「田園美景-米勒與巴比松學派特展」

100_2080.jpg

 (圖為在高更展謝幕時拿到的展覽DM與折價券,可是我在巴比松畫作的展場,沒有看到展覽DM,很誇張喔!) 

 

  三天連續假期,我看了四場展覽,場場爆滿,唯獨這場展覽,場景淒涼、門可羅雀。

 

  同樣在226開展的夏卡爾展,人潮擁擠,看展時摩肩擦踵,甚至還有人看不清楚畫作展示標籤而越線觀看,真是令人怵目驚心啊!而在中正紀念堂的「巴比松學派特展」的人潮則少到十根手指頭都可以數出來。

 

  「巴比松學派特展」的作品多為版畫作品,非常精緻,很難得能看到如此完整呈現巴比松學派樣貌的展覽,很值得反覆觀看。

 

  但是,為何觀看人潮那麼少?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100_1950.jpg

  看完畫展,通常都會走到紀念品部,買個紀念品或是畫冊,這一年來,我實在買了不少!常常都不滿足於導覽手冊,因為只是簡介而已,圖版只有部份,所以往往都會忍不住買了大部頭的書,屋裏書櫃越來越擠,過年前終於受不了,又買了幾格書櫃回來,我這小小地斗室被書櫃搞得像迷宮!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小時候住的村子後面都是稻田,與我們村子中間隔著一條大水溝,有小小地一座橋溝通。過了橋是田埂,田埂邊有一座墳。

 

小學時,某次的元宵節,我們一群死小孩去墳墓那兒探險,我提著牛奶罐做的燈籠,幾個較大的男孩拿著火把,更加顯得鬼火重重,我大妹提著紙燈籠,弟弟和才2歲的小妹提著塑膠燈籠。當大家快要到時,不知道是誰發出嗚…….的恐怖聲,嚇的大家尖叫,紛紛往回頭跑!妹妹的紙燈籠不小心著火了,馬上就有男生大叫:「鬼火啊」!聽了更加覺得陰森害怕。

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