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此圖為 清 陳書所作「歲朝麗景」的局部圖)
今年台北的春天像個大花園,花博園區的台北美術館,正在展「莫內花園展」,而大家都只注意到國外來的展覽,其實故宮也有很好的展覽。過年前,為了配合花博,故宮展出「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」,展期到5月初。
展場把歷代的花卉作品同時展出,一口氣看了那麼多的作品,真是過癮!這些作品還真是要看現場,層次、筆法才會分明,我買了畫冊,裡面印刷完全無法呈現作品的味道,好可惜!
還好故宮就在台灣,常常去走走,還是會有機會看到,例如:那幅長長的橫捲軸水墨「水仙」,我以前就看過兩次,此次看了,還是深受感動!現場我很喜歡一張長長的各式花卉寫生的圖解,讓我見識到原來中藥裡常用的感冒藥「辛夷」花的樣貌,還有跟玫瑰很像的「月季」,以及漂亮的海棠的種種角度,就算海棠不香,也沒遺憾了。
古時文人還真愛畫牡丹呀!大概大家都想富貴吧!牡丹與芍藥的外貌很像,但是牡丹是木本,而芍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芍藥的莖炮制切片,就是一味中藥,治肝氣鬱結,是四物的其中一味。
過年前,故宮展品介紹主打仇英的「臘梅水仙圖」,這是歲末、過年時的討吉利的作品,所謂臘梅就是農曆12月隆冬時開得梅花。有一年,我在除夕前,跑去杭州玩,看到黃色的臘梅,當地人說臘梅都是黃色的,而白色、粉紅色的都是春梅,可是我在歷代文人畫作裡,也看到白色及粉紅色的臘梅。像這張仇英的「臘梅水仙圖」裡的臘梅就不是黃色的。
古代在過年時,一般人除了貼春聯之外,還會貼些討吉利的東西,窮人家會貼「年畫」(水印版畫,以天津楊柳青的版畫最有名。),而富貴人家,一般會去找人求一張畫,畫些花卉的組合,多為臘梅、水仙,再搭些百合、柿子,有百事如意的意謂。
農曆年假,也和家人湊熱鬧,逛了花博,那幾個科技館,我沒啥興趣,看到排隊的人潮,還不如好好的賞花,見到地上一大片水仙,放肆的開著,不用擠在小小地淺盆裡,怪不得開得如此燦爛,香味傳的老遠,聞著聞著,竟也能感受古時文人的那份優雅。
回家意猶未盡,就在自家陽台賞花吧!
仇英「臘梅水仙圖」局部,水仙畫得多逼真。
清 惲壽平 水仙(白描、水墨)
清 沈振麟 十二月花神之一 牡丹(木本植物)
清 沈振麟 十二月花神之一 芍藥(草本植物)
看到紫籐,就想到大學時,和同學跑去陽明山的民宅,偷偷折了一段紫籐回家,好香啊!
清 陳兆鳳 博古花草(局部) 圖中的金魚畫得好逼真呀!
郎世寧畫得姬百合,多逼真呀!
圖為花博時拍得水仙,現在去,大概看不到了。
看到一大片的百合,心情頓時好起來。
漂亮的風信子
過年前買得報歲蘭,在客聽裡開到三月初才謝。
窗台前的海棠,品種不同,黃色的比較小,粉紅色的開得像牡丹似的。
報歲蘭謝了,陽台上的文心蘭接著開了。
狹窄的陽台躲著豬籠草
聖誕紅真耐開,從去年12月開到現在,看!住處小,陽台更小,沒時間修剪黃金葛,把陽台都填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