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從小我就對傳統戲曲非常迷戀,舉凡京劇、黃梅調、崑曲,乃至於台灣的歌仔戲,我都非常醉心。在眷村裡本來就是南腔北調,連娛樂也不例外。稍長又接觸相聲,常常在笑聲中,舒緩我的讀書壓力。

  去年10月有機會去聽說唱藝術界的翹楚-林文彬(請點壓進入連結)演講,讓我們現場見識了竹板快書的演出,林老師也幫我們釐清了戲曲與曲藝的不同,並介紹了說唱藝術的發展,順便糾正了戲劇中的一些謬誤,真是收穫滿滿。

  戲曲與曲藝有什麼不同呢?  京劇、黃梅戲、越劇,乃至於歌仔戲,都是戲曲,呈現出演員扮演角色,是一種「現身說法式」的演出(也就是第三人稱)。而曲藝(說唱藝術)是說故事的人(本人)有時候以第一人稱在「說書」,有時候又扮演別人,在角色中跳進跳出,一人分飾好幾個角色,例如竹板快書。

  說唱藝術的發展~

  流傳的說唱藝術約有400餘種,但是三分之二已走入歷史了。說唱藝術與佛教傳入中土有些關聯,隋唐時期傳進中國,在佛寺裡宣講(開講)因果輪迴的故事,勸人為善,直至唐武宗滅佛,令僧侶還俗。僧侶還俗後,民間產生說書人,所說內容,多為勸世之說,因而開啟了說唱藝術的濫觴。到了明、清時期,又將話本整理,產生民間小說,如< 三國演義>、< 儒林外史>、< 水滸傳>等章回小說,章回小說只是濃縮的話本。
  
  當這些話本結合各地方言,慢慢就發展成說唱藝術。竹板快書的段子,就是根據唐朝的傳奇小說而來的。雖然說唱藝術的表演形式從唐朝以來都沒多大改變,說書的仍是拿著驚堂木,拍打桌子,話說…..,但是內容會跟著改朝換代,而有所改變。

  說唱者肩負著「社教」的功能,風俗、民情、道德、知識的傳播,雖是被忽視的跑江湖傳媒,而實際上是真正的文化催化者。

  電視戲劇中的一些謬誤~

  在戲劇中,常常會將犯人拉到菜市場(其實應該是菜市口的刑場)行刑,旁邊圍觀的人一堆,這些其實不合史料,除了特殊案例,多數的死刑犯,多是夜裡砍頭,子時監斬官(縣太爺)批下令箭(火簽),然後執刑,天亮前必須執行完畢,有時一個晚上得砍上好幾顆人頭。

  文官拿火簽(牌),武官拿令箭。又武官升堂,三班衙役喊「威武」,文官升堂,衙役喊「嘔……….」。至於包公,雖是文官(龍圖閣大學士),但他職掌開封府,是文官站武官的缺,所以衙役們喊「威武」是正確的。

  語言與節拍的協調~

  語言與節拍的協調,可感受出說者情緒的變化,字與腔(旋律)的關係,就決定這齣戲精不精彩了。又說唱者得說學逗唱樣樣精通,模仿什麼需像什麼,學女生,不只聲音,表情、身段,樣樣都需符合。

  在林文彬老師表演的「黃大嫂」(請點壓)裡,我們看到他柔聲學女人,維妙維肖,令人噴飯。在勸世的太平歌詞裡,口語表達非常清晰,一段無趣的內容,卻被他豐富的表情吸引著。我曾播放過別人所表演的太平歌詞給孩子看,小孩看沒兩下就不耐煩,而看林文彬的段子,卻能看到終了。所以林文彬對於腔調的掌握,有獨到之處。

  傳統相聲與現代相聲的比較

  傳統相聲的段子多為15~20分鐘左右,民國40幾年時,吳兆南、魏龍豪(請點壓)、陳逸安等相聲前輩,在電台裡表演,把大陸上的老段子介紹來台灣,但也有一些陳逸安自編的內容,現在我們聽到一些民國50幾年到60年初,由吳兆南、魏龍豪合說的段子,幾乎多為陳逸安編的。後來經過時空轉換,許多內容已不被年輕人喜愛。相聲一度勢危,一直到民國74年,表演工作坊推出的「這一夜我們說相聲」,才又喚起大家的注意。所不同的是「這一夜我們說相聲」以及後來的「那一夜我們說相聲」,充其量都只能算是「相聲式」表演的舞台劇。現在的相聲瓦舍也算是此類型。他們的表演,肢體動作多,內容長,口語的基本功夫稍嫌不夠,但是振興相聲的精神可佳。

  雖然這類型的相聲表演不能算是真正的相聲,但是許多不懂相聲的年輕人卻可藉由此慢慢接觸相聲,做為欣賞真正相聲的過度門檻。

  其他尚有許多我們不熟悉的年輕相聲演員在默默耕耘,保留了傳統的表演的方式,只是他們少了媒體的包裝,也沒有行銷管道,無法讓更多人觀賞他們的精湛的演出,實在可惜。

  另外一提的是,傳統相聲演出,其實並沒有「下台一鞠躬」這句台詞,這是吳兆南等人發明的,因為當時在廣播電台演出,為了要讓聽眾明瞭他們講完了,所發明的「結束」語彙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