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BXOA00_P_03_01  

  從小我對母親的感覺是又敬又怕,孩提時期母親怎麼寵我,我已不復記憶了!從我有記憶起,母親就是嚴厲的,所以我有甚麼心事、委屈也不會跟她說,甚麼事都藏在心裡。甚至逃到別的縣市工作都跟母親有關,直到母親過世前我都不知如何跟她相處。這是我這一輩子的遺憾。

  母女親情是何等的親密,可是母女處不來的例子卻常常出現,許多女性文學都在描述母女的糾葛,甚至是在母親死後的追憶,文字裡有許多懊悔,透過書 寫慢慢倒帶,再重新了解母親,了解母親身處的時代!這些女性作家回顧母女相處的困境在哪裡,甚至覺得自己其實跟母親很像,有如對鏡一般!於是開始循著母親 的腳步過日子,慢慢體諒母親在情緒上的困境,在內心裡妥協、認同母親生前所做的一切,因為已跳離了情緒。

  其實母女會有衝突,皆因個性類似,如果都是要強的個性,或是喜歡主導,處不來在所難免,站在一起宛如對鏡般,既相似又尷尬,自己又渾然不知。但 有些女兒極力避免自己像母親,逃避母親是常見的。那樣的既愛又怕受傷害的情節是多麼的無奈啊!甚至在逃避的過程中做出讓母親傷心的事。

  中國古典文學裡少有母女情結探討,<紅樓夢>裡的探春與趙姨娘這對母女倒是有些情感糾葛!探春是庶出,是趙姨娘所生,但探春的習性 與趙姨娘迥異,她弟弟賈環的個性就與趙姨娘類似。探春甚至打從心裡的瞧不起自己的母親,刻意要母親劃清界線,絕不追隨母親的思維,這是有原因的!探春在六 歲以前就跟著奶奶受教育,在認知上以王夫人為母親,而很少與生母趙姨娘見面,無法培養出親子感情。而她在大家庭見識到人情冷暖,知道庶出的悲哀,也明白她 的生母作為妾的低賤,地位與奴才相同,她對生母的寡情實在是命運的捉弄。

  紅樓夢的故事編成戲劇總是環繞著寶黛之情,其他人物鮮少拿來當主角以「紅樓夢中人」為題, 國光劇團年度公演將搬演2部紅樓人物戲,一是京劇名角魏海敏主演的經典《王熙鳳》,一是藝術總監王安祈最新劇作《探春》。王安祈說自己愛紅樓故事,對大觀園中所有角色都有寄情,但能符合京劇明快調性的人物畢竟不多,「王熙鳳與探春是她心中最可以搬上京劇舞台的代表,同樣強、有個性,一個弄權有心眼,一個爽朗正派,卻都有內心糾結。」

  2003年首演的 《王熙鳳》,故事講述王熙鳳得知丈夫賈璉偷娶小三尤二姊,潑辣工 心計的她打翻醋罈子,先是把小三誆進榮國府,後來又施計逼得小三有苦難伸,只能吞金戒自盡,更慘的是,小三想吞金了結還找不到茶水,因為身旁下人全被王熙 鳳打發走了,落魄喝了花瓶底的剩水才成功自盡,王熙鳳最後還搏得賢良美名,大老婆復仇成功。

  王安祈認為,《王熙鳳》可說是魏海敏登上「京劇天后」地位的代表作,「那是她表演能量全面發揮的起點,將『明是一盆火,暗裡一把刀』的鳳辣子那股潑辣狠毒演得活跳。」

  新編的《探春》則是王安祈為京劇小天后黃宇琳量身打造的作品,以賈寶玉同父異母的三妹探春為主題,深探探春與其母趙姨娘的母女情節。值得一提的是,劇中一場「抄檢大觀園」,將可見黃宇琳與特別跨刀飾演王熙鳳的魏海敏同台飆戲。

  王安祈說,《紅樓夢》原著作者曹雪芹給探春一「敏」字,稱她「看得透、拿得定、說得出、辦得來」,有治事長才,「換成通俗用語,就是有肩膀、肯擔待,讓所有人服服貼貼。」

  「紅樓夢中人」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登場,5月30、31日演出《王熙鳳》,6月1日演出《探春》,都由李小平執導。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403000877-260115(紫色字跡引用報紙搞,附上網址。)

 

  探春是紅樓夢裡我最喜歡的人物,我總覺得我自己與三丫頭探春的個性類似,探春從小攢了點錢就要求同父異母的哥哥寶玉幫她買點字畫文玩,與一般女 孩喜歡的東西不同,而她文采高,能力好,在鳳姐生病她代替理家時就懂得開源節流,此次演出的劇裡有一段就是根據探春代理鳳姐持家時,帶領丫環老婆子遊大觀 園,要求老婆子可以將花呀草呀拿來生財,例如做成香料、花粉胭脂之類的,探春帶領丫環老婆子遊園是為營生,與同樣是遊園的崑曲名劇裡的杜麗娘遊園、思春之傷感是不同的,當然更與黛玉的葬花迥異。探春是充滿鬥志與滿懷壯志的。可惜探春為賈家所做的一切都是沒用的,她的努力都是做白工,所以我說我跟探春很像,對於許多事我努力、持續,卻常常也是做了白工。心裡總有許多感嘆。

 

  探春的結局是遠嫁。太 虛幻境薄命司給她的判詞是「才自精明志自高,生於末世運偏消;清明涕泣江邊望,千里東風一夢遙。」有圖為「兩人放風箏,一片大海,一只大船,船中有一女子 掩面泣涕之狀。」她所作的燈謎「階下兒童仰面時,清明妝點最堪宜。游絲一斷渾無力,莫向東風怨別離。」謎底是風箏。這也象徵了她最後的結局。「一帆風路三 千,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。恐哭損殘年,告爹娘,休把兒懸念。自古窮通皆有定,離合豈無緣?從今分兩地,各自保平安。奴去也,莫牽連。」

 

  國光這齣戲裡描述探春遠嫁就運用了風箏的橋段,登船三回首,一回首看到風箏,二回首風箏不見了,三回首仔細一瞧,原來是生母趙姨娘追到江邊,探 春從小沒機會跟生母培養感情,甚至嫌惡自己的母親爭名奪利的扭曲人格,可是趙姨娘畢竟是個母親,母親總是疼子女的,女兒遠嫁,未來恐無見面機會,做母親的 怎捨得?因此追到江邊,希望能多看兩眼。

 

  紅樓夢裡對探春的內心描述不多,因此編劇必須將原作裡的細微處編出合情合理的情節來,譬如一幕母女在舞台上分站兩側,顯示不同的空間,但都在照 鏡子,探春唱自己已十八年華,感嘆自己為女兒身,有志難伸...!趙姨娘也感嘆自己...!母女對鏡,在鏡裡看到自己,似乎也看到對方,趙姨娘想著女 兒...。母女親情的糾葛,在顯赫只有階級之分的大家庭裡是非常無奈的。

 

  <探春>這齣劇未演先轟動,這是一部刻劃女性細微的內心戲,京劇少有這樣的劇本,這是現代新編的京劇,不管是舞台效果還是歌詞配樂,都與傳統不同,但精神仍是傳統的京劇。下面有一小段簡介。

 

 

<探春>的宣傳片段,因為尚未演出,無法有完整的舞台畫面。

 

 

 

魏海敏的王熙鳳

 

 

<探春>尚無影片可看,觀賞黃宇琳的另一齣戲<活捉三郎>,踩蹻功夫一流。如果不想看前面的部分,可以拉到後面看捉三郎的部分,很精采。

 

  此為梅派傳人魏海敏2007年所演出的<金鎖記>,改編張愛玲小說!魏海敏飾演曹七巧,家貧只能嫁給眼盲又殘廢的富家子弟,自己長得美有何用?

  這個片段是曹七巧要將女兒纏足,期待她將來嫁得好,天下父母心。

 

~~~~~

  近日照鏡子時,有幾次都被鏡中人嚇到,我老覺得我看見「母親」,年歲越大越像母親,連表情都像。

  過幾日就是母親節了,希望母親在天上能過得安穩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