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那個在湖南長沙博物館簡介的老奶奶,不知道是不是還在說著利蒼夫人的故事.....。

 


 

100_1379.jpg

(這是長沙博物館園內的其他景物,當時是用普通相機拍的,現在再用傻瓜數位相機翻拍。那時天氣很差,不時還飄小雨,又濕又冷。拍照效果本就不好,翻拍效果更差。)


 

 

最近一連串看了幾場展覽,看到國內的博物館,對於文物的展覽多麼用心的維護,這讓我憶起曾在大陸參觀過的博物館,看起來好簡陋。1992年參觀過北京故宮(還未整修過的),當時地上甚至還是洋灰地,那些文物展在玻璃櫃裡,不曉得有沒有濕度控管,光線是自然光,我看到北宋的定窯白瓷,甚至還有珍貴的汝窯青瓷。不過放在那樣的展場,根本襯托不出價值來。

 

還有一次是1997年,我隨父親返鄉探親,路過長沙時,到湖南長沙博物館參觀,這座博物館其實只有馬王堆文物,進到裡面約2~3個鐘頭就看完了。


  一樓展示出土文物,地下室展示女屍,地下室通風很差,藥水刺鼻,薰的我頭痛眼酸,看到利蒼夫人,只想到「大體老師」!我真是太沒藝術精神了。

 

  馬王堆出土文物的考古價值是多面向的,除了在美術上的貢獻,防腐方式也可見識到人類古老的智慧,同時也提供了醫學的研究。利蒼夫人陪葬物品有她生前吃的藥,依藥材看出有降高血壓的藥,文獻記載她是死於冠心病,好像她的肝也不好,消化系統也不佳。依中醫理論來講,過食甘美,消化系統一定不好的。肝臟不好,也會影響到消化系統,肝不好,代謝不佳,最後就會影響心臟。這些都是富貴病。

 

  除了博物館本身的展覽,館外另外有二部份空間,一個空間(大約有3/2間教室那麼大)陳列著棺槨,我實在驚訝於槨竟然那麼大,往裡面走進去到另一個空間,見到一位滿頭華髮的老婦人,穿著打扮完全文革時期模樣,連髮型都是齊耳短髮,帶著厚厚重重又模糊的粗框大眼鏡,時站時坐的守在展覽室門邊,見到遊客就問:是否需要說明?我說好!她就如背書般的述說著關於馬王堆墓葬。

 

  她說:利蒼夫人,是死於漢文帝時,馬王堆的墓有三座,二號墓是長沙國丞相利蒼,死於呂后二年(BC186),三號墓是利蒼的兒子,死亡時年約30歲,葬於文帝十二年(BC168),一號墓是利蒼夫人,死於她兒子過世後數年,根據出土文物,利蒼夫人患有高血壓及胃脹氣。又說明了墓中防腐專用的是青膏泥、木碳、綠毛龜。二號墓漏水塌陷,青膏泥放的不夠,以至於屍身腐爛。而利蒼夫人則得到完整保存。

 

  在老婦人解說的現場,有一些模擬的墓葬景物,她邊說邊指指點點。說完之後她向我收了一元人民幣,給了我一張小小的收據,真是個奇特的制度。

 

  最後她補上的一段軼聞。用極為認真的神情告訴我:利倉夫人其實是國母——她才是漢文帝的親生母親…因為呂后妒忌,將她趕出宮,但她已經懷孕了,生了龍種後派人偷偷送回宮,說是另一位宮女所生…因此她的陵墓、棺槨等的作工及陪葬物才會比她的夫婿及兒子都要好太多,是以國母之禮待之。

 

  聽完後,我對她簡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,她可以記住包含所有的年月日…數量等數字,一清二楚,絲毫不差!可惜她的聲音過於平,沒有抑揚頓挫,有些部份,我聽不太清楚,就是那件神奇蠶絲衣(忘了叫什麼來著)的坎坷遭遇。

  當時對於中國大陸「那樣」「佈置」展覽館,那樣「對待」如此重要的歷史文物——我覺得匪夷所思並且很難過。

  過了那麼多年,北京故宮在前幾年大肆整修,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,而長沙博物館現今不知有沒有改變?那位如同在對兒孫說故事的老婦人,不知還在不在?

100_1378.jpg

(放棺木的槨,那兒並沒有禁止拍照,但是跟老婦人對話時,竟然忘了拍照,真是可惜,我用單眼相機拍,出門在外懶得帶閃光燈,也沒帶快門線,所以效果不甚理想,只能留個形式-「到此一遊」。)

  ps:放置利蒼夫人出土遺物及遺體的博物館本館倒是不准拍照,我連大門入口處也忘了拍,當時同行除了先父,尚有堂姊與姊夫,對於姊夫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,我不好意思在那兒耽擱太久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